新闻资讯 首页 > 新闻资讯

【科学营day4】名家大师面对面朋辈交流收获多

发布时间:2024-01-21 07:41:24   来源:安博电竞

  胡正寰院士是零件轧制成型专家,北京科技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期从事轴类零件轧制技术探讨研究、开发与产业化工作,是我国该领域的主要创始人。作为科研领域的前辈,胡院士用严谨踏实,崇尚实践的科学精神鼓舞着北科的莘莘学子。

  讲座分三部分展开。第一部分是胡院士介绍自己的个人经历。胡院士向同学们讲述了在荣誉与成就之外,他的成长,求学经历。胡院士从小经历残酷的抗日战争,目睹了祖国饱受欺凌,因此成才报国的种子从小就在心中埋下。秉承“钢铁报国”的精神,他报考了北京钢铁工业学院,也就是现在的北京科技大学,成为我校首届学子。胡院士结合校史,为我们讲述了钢铁与科技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深深地激发了同学们的爱国情怀与责任担当。此外,胡院士也指出了我国钢铁业发展的不足之处,鼓励同学们继续努力,将我国建设为钢铁强国。

  在第二部分中,胡院士为同学们讲解了他的科研经历与团队工作。胡院士的主要科研内容为零件轧制技术的研究,即用轧制的方法代替传统的切削、锻造、铸造等方法生产机器中的零件。这种技术具有更高效,更环保的优点。胡院士利用两个实例为同学们深入浅出地讲解了轧制代替传统方法的优点,并且使同学们大致了解了轧制技术的工艺流程。至今,胡院士已经钻研60余年,将一项新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靠的是胡院士与团队的坚持不懈、为国家强大而献身的精神。

  第三部分是胡院士与大家伙儿一起来分享宝贵的人生经验。首先,胡院士围绕“追求”一词,为同学们解释了追求的意义与重要性。国家有追求,我们个人也需要有自己的追求,将个人的追求与国家的追求结合在一起,并为之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才能让我们的青春更有意义。随后,胡院士分享了他关于团队精神的深刻体会。胡院士结合他在科研路程上遇到的切实问题与解决办法,说明了团队工作的重要性。同时,胡院士也强调了科研工作者必须要具备的科研品质,保持品行的端正,守好原则底线,才能做好科研。最后,胡院士向大家强调了身体健康的重要性。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保持规律的作息,饮食上的习惯,运动习惯对于每个人来说都很重要。胡院士今年已经88岁,他仍就保持着健康的体魄与规律健康的生活方式,身体力行地为同学们作出了表率。

  报告结束后,同学们纷纷对胡院士表达了敬佩之情,并提出了自己的疑问。同学们从技术原理,科研经历与人生追求几个角度进行了提问,胡院士都进行了耐心的解答。

  在下午的朋辈交流活动中,来自北京科技大学Reborn机器人战队的同学们向科学营的同学们介绍了由大疆创新承办的Robomaster机甲大师超级对抗赛。

  RoboMaster机甲大师赛,是由共青团中央主办,大疆创新发起并承办,专为全球科学技术爱好者打造的机器人竞技与学术交流平台。其中面向高校的“高校系列赛”的规模逐年扩大,每年吸引全球400余所高等院校参赛、累计向社会输送3.5万名青年工程师并与数百所高校开展各类人才教育培训、实验室共建等产学研合作的科技品牌赛事。比赛要求参赛队员走出课堂,组成机甲队伍,独立研发制作多种机器人参与团队竞技。RoboMaster 机甲大师超级对抗赛(RMUC, RoboMaster University Championship),侧重考察参赛队员对理工学科的综合应用与工程实践能力,充分融合了“机器视觉”、“嵌入式系统模块设计”、“机械控制”、“惯性导航”、“人机交互”等众多机器人有关技术学科,同时创新性的将电竞呈现方式与机器人竞技相结合,使机器人对抗更加直观激烈,吸引了众多的科技爱好者和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

  首先同学们欣赏了Robomaster机甲大师的宣传片和北京科技大学分别对战华工广州学院、东北大学的两把比赛。由团队自主研发制作的机器人、激烈的比赛过程、灵活的赛制和对抗双方的多变战术吸引了同学们的兴趣,大家在评论区积极发问,Reborn团队的同学们进行详细的解答。

  接下来,Reborn团队详细的介绍了Robomaster的备赛过程。从机械组、视觉组、嵌入式组各组的工作内容,比如机器人的开发过程、运用的技术和工具、编写程序的过程、机器人的组装布线、进行仿真实验等,到运营组的宣传和团队建设工作等,也向同学们展示了团队的机器人和进行模拟搭建的场地。

  Reborn团队也带大家云游工作室,为大家演示了机器人的操作和细节、进行了技术讲解,如大小弹丸的装配和投射、各种面板属性的设计思路等等。

  Reborn团队向科学营的同学们展现了机械、编程等机器人开发和设计青春热学的一面,更展现了年轻的工程师们创新钻研的品质,科学营的同学们对机器人制作和比赛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

  而在晚上,有三位学长学姐分别以自己的经历为例,与大家伙儿一起来分享了他们在大学阶段科研、志愿、生活等方面的感悟。

  第一位与我们分享的是李洋洋学长,李洋洋学长结合自己做科创经验的经历,为我们介绍了从审视自己适合走哪个方向,到决定了之后如何去做的流程的方式方法,最后结合他作为队长带队参加的项目的经历,为咱们进行了腐净士项目的介绍与讲解,为同学们了解创新创业类竞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二位为我们大家带来介绍的是孟洁学姐。孟洁学姐首先为同学们科普了下大学学习的重要性,然后为我们介绍了她的项目“臭腐神奇——一种臭气自净化多层塔式好氧发酵装置”,在让同学们更了解创新创业类竞赛的同时也给予了专业相关知识的介绍与科普。

  最后一位分享的是曾泽华学长,曾泽华学长为同学们分别介绍了他在学术科研、学生工作、个人生活方面的经历和经验,曾学长丰富、优秀的履历让同学们领略到了大学生活的多元性,也增强了同学们的好奇心、激发了同学们的勇于拼搏的斗志。

  科学营的第四天,名家大师的讲课和朋辈的交流让小营员们收获颇多。不光在课堂上,课下的小营员们也积极踊跃向我们提交了他们的感想。那就跟随他们的思绪重新回顾这充实的一天吧~

  第四日早上我们听了胡正寰院士对零件轧制技术的详尽介绍,下午则分别与reborn机器人队的队员和有在科研竞赛中获得不小成就的三位学长学姐进行了交流。在今天的学习交流过程中,我得到了有关大学学习生活以及科研竞赛(例如答辩)的丰富经验,很谢谢学长学姐的分享!

  今天上午八十八岁的胡正寰院士为我们讲座,从胡院士的讲述中,我了解了机械工程专业的发展与成就,更令我受益匪浅的是,胡院士崇高的品格深深感染了我,对母校的感恩、对后辈的培养都令我钦佩。

  今天是在科学营的第四天,早晨,我们很荣幸的在线上“近距离”的与胡正寰院士进行了交谈,听胡院士说,在他很小的时候,他们一家由于日本的侵略 ,全家搬到了四川,也就是在那时期也可为中华之崛起而奋斗的种子便扎根在了胡院士的心中,胡院士了解到当时的这个热渣技术不够完善。便决定从热扎方面入手,解决这一技术难题。紧接着胡院士又向我们介绍了他的科研团队,及在热扎技术上的研究成果,胡院士讲的很激动,从每一次技术突破上他都会很兴奋,因为这离国家富强又更进了一步。在听完胡院士的讲解后,有人问起胡院士那时自己的理想是什么,胡院士不假思索的说: “为了祖国的强大!”胡院士还教导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为了祖国、为了人民而去学习奋斗,这是我们每一个人的社会使命!我们该铭记胡院士所讲,为了祖国的繁荣昌盛去学习!

  下午,在北科大机器人reborn团队学长的带领下,我们不难发现到了许多关于机器人竞赛的知识,这是一项以科学技术创新实践为基础,团队配合为策略,强化机器人对抗竞技的比赛。其中,参赛的机器人分别由一个英雄机器人,三个步兵机器人和 一个空中机器人组成,他们的最终目标是进攻对方的基地。每个机器人团队,通过不断的技术改进提高自身队伍应变能力,使其在竞技中大方光彩。必须得说,看着机器人团队的学长学姐们熬夜进行编程与绘图设计时,我不禁被他们的钻研精神所触动。据队长介绍,团队的每一个人都从高中就开始了解机器人,并对其产生了很大的兴趣,我相信这也是令他们对这项竞技比赛如此痴谜与投入的原因之一吧。不光是学长学姐们,我通过观看全国机器人大赛的比拼后,也对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希望能够通过不断的学习在将来也有机会投身于机器人比赛中。

  胡教授的讲解对我就像一扇窗,为我打开了科学的全新世界,对于电子显微镜,给我们原本枯燥无味的书本知识补充了十分宝贵,珍惜具体可感的应用实例。并感叹到原来微观的组织和世界竟然比宏观还要神奇,还令人痴迷在这次活动中老师的带领下看到吗全新五彩斑斓的微观世界,让我们不禁意识到了微观的世界竟别有洞天。

  在与科学家直接提问对话的环节,我们更是领略到了科学家们对于细节的严谨孜孜以求。他们第一步没有高傲的姿态,是认真认真听全听准我们所问的问题,并且运用自己十分专业的知识。比如在提问到硅胶片为何需要用超过50%的纯度时,科学家是先从电磁感应原理到解释涡流的成因,进而解释到在应用上需要节约能量,降低损耗从每一个细节校门认真的环环相扣的解答

  这也启迪我们在现今学习和未来若能够有幸进入科学研究中也要有此般认真,严谨,努力的态度和细节的把控。

  今天上午听了胡院士的讲座,胡院士为我们介绍了他在轧钢技术方面的研究与奉献,并与科学营的同学们进行了热切的讨论,回答了同学们很多在科学研究方面的问题。

  胡院士还对后来科研者提出了自己的期望,其中很重要一点就是树立正确的、积极的价值观。胡院士今年已经80岁了,但他却没有退休,没有像同龄人一样去旅游、度假,而是依然一心一意地投入到了科研活动中,胡院士把将理论知识进行实际运用作为自己的价值追求,并为此感到快乐。我很敬佩胡院士,他将自己一心一意地投入到了科研中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很大贡献。我要将胡院士作为榜样,追随胡院士的步伐,努力实现自身的价值。

  钱学森无畏国外封锁,艰难归国,努力攻关,他说过“科学工作绝对不可以固执己见。缺乏勇于认错的精神,是会吃大亏的”;全心全意为国,改革开放,一国两制,他说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而且是第一生产力”;习开创中国新时代,高瞻远瞩,远见卓识,他说过“科技是国之利器,国家赖之以强,企业赖之以赢,人名生活赖之以好。中国要强,中国人民生活要好,必须有强大科技”。今日上午有幸在线上参加胡正寰院士的直播讲座,88岁高龄的他每天仍在工作,令人尊敬。他主要研究零件轧制成形技术,为中国钢铁零件的制造发挥了及其重要的作用。他告诉我们科学研究需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要有确定的目标并坚持不懈为之奋斗,为了更长时间的科学研究,还需有良好的体质,所以不要忘了每天的锻炼,胡正寰院士的演讲让我受益匪浅,他88岁高龄但仍持有对科学的兴趣也让我尊敬。

  今日下午邀请了北京科技大学Reborn机器人队为我们讲解他们的机器人和他们所参加的机器人赛事RoboMaster。

  他们的英雄、工程、步兵、空中、飞镖、哨兵、雷达机器人等等都让我很感兴趣,让我对机器人的了解更深一步,也对机器人的制作产生了憧憬。

  在科技快速的提升的今天,我们应该更多的了解科技前沿知识,努力为国家的科技建设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通过上午的名家大事面对面的活动,我认识到了每个人成功的背后都付出了很多努力和汗水,让我明白了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要有目标,要为之努力,也激励了我要想胡院士学习。

  通过下午的朋辈交流活动,让我认识了一个全新的赛事,了解了机器人独特的魅力,同时也了解了背后的不容易,什么都要亲力亲为才行。也理解了想干什么就应该放手去做,不能怕困难,失败了可以从头再来。

  其实,对于刚乱卷了一年的高一学牲,真的很难想象科研跟我有啥关系,就像这次科学营的活动,那些“高深”的,对于我来说,很高深的实验和术语真的很,很难受,也插不上什么话,就是很认真很努力在听。

  今天一整天的活动,其实,相对于同辈交流,上午胡院士的讲话给我的感受还要更深一些,尤其是那种,那种“战斗”的感觉,不知道为啥会有这种感觉,特别是听到老爷子讲到小时候目睹艰苦抗战,年轻的时候上钢院建设国家,现在依然坚持健身。非常有震撼力,我虽然实在听不懂轧制技术,但是我还是感觉我掌握了精髓。就像看到白求恩医生或者陈赓大将的笔记。那种意志坚定,武德充沛,老前辈革命家建设者。真的很帅、很有感染力。我记得最后提问的时候有同学问胡院士关于梦想的问题,胡院士说的是,研发技术建设生产线贡献社会。让我来说的话,对效率的提升,生产力的解放是实现的必由之路。在有这样的前辈,生在这样的地方,在祖师爷马克思的教导下,我的意思是,这也应该是我的梦想。

  当今科技发展已然进入全速发展阶段,快节奏且高质量的科研探索如井喷一般渲染了时代的天空,在先进条件和优良氛围中,科技探索和科研发现仿佛顺理成章,但我们切勿忘记那段历尽艰辛的科探岁月。胡院士以过来人且亲历者的身份向我们讲述了中国科技从无到有,从有致强的史诗般历程,在胡院士的眼神中,那段与岁月争斗的时光再度回溯,那是老一辈科研人的成绩和付出,其光辉仍照亮前路,其精神更昂扬百世。这些都时代性产物人工智能自然而然被纳入发展蓝图,与科技队伍reborn的交流和了解中,多个知识盲区被点开,心中的认知荒漠如西部大开发一般被耕耘。正如言道,近朱者赤,与强者相处才能真正领悟“动力”与“责任”的含义,明确追求者必然务实向前。科学营的又一天结束,在回顾起初的新涩,又在隐痛结束的感伤,唯在收获的叠加与责任的明确中,才会得到充实的满足。

  今天我的收获非常多,我见到了许多科学界的大佬,而且有机会向他们提问,让我感觉十分荣幸,也更加坚定了我心中的志向。上午,我有幸能听到胡正寰院士的讲座,他的事迹令我倍受启发和感动。他从小就怀揣爱国情怀,下定决心为祖国做出贡献,努力学习,最终成为了北科大的首届学子,毕业后他选择留校任教,一留就是70年,开创新技术,突破了钢铁工业的瓶颈,让祖国那一方面领跑世界。他在北科大学习工作了70年,现已88岁的他仍然没有退休,继续留在一线教学,这样爱国敬业,令人怎能不感动!他在讲座中提到退休有退休的乐趣,但他现在也很幸福,为了祖国的钢铁事业奉献青春,贡献自己的力量亦是一种幸福。接着,他就为我们讲起了幸福观及追求,他教育我们为党和国家贡献力量才应是我们的个人追求,才可以获得真正的幸福。胡院士今年给学校捐款100万元,明年打算给自己的中学捐款100万元,他说是学校的培养与支持成就了他,他应该回报学校,奖励年轻人做出成绩。这同时激励着我,他的爱国情怀令我佩服。他是我的榜样。他建议我们要培养起团队精神,多动脑筋,规律生活,努力将祖国从大国变为钢铁强国,来自老一辈科学家的教诲是那么的有力,鼓舞。下午我与北科大的reborn机器人团队交流,他们向我介绍了机器人的相关知识,带我们参观了他们的工作室并为我们答疑解惑。我学到了不少知识。衷心祝愿正在备赛的他们取得一个好成绩。晚上,我们与科创团队的三位重量级学长学姐交流,他们向我介绍了他们科研的流程以及心得体会,耐心解答了我们对于大学生活的困惑。他们无微不至的嘱托 教导也令我对大学的了解更加深入。

  自7月18以来,我参与了北京科技大学的科学营活动。第一天跟随多位老师及研究员线上参观了想“新金属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其实验条件之优越,大国重器之先进,研究人员之严谨,都是我于他处难以一见的。而后云游校史馆,北科大以其长远而富有内涵的校史,辅以讲解团团长王老师别开生面的讲解,可谓得体而入理,听其言而入人心。晚上又开展了营员会面活动,大家同聚一堂,交流体会。

  第二天则是云游自然中心实验室,“观”与“行”相结合,以互动的方式拉近了研究员与我们的距离,高效利用了线上交流速度快,受众广的优势,“云游”之如此,不可谓之不成功。

  而后开营仪式上,北京化工大学负责人进行演讲,并邀请世界知名化学博士,教育家戴伟教授进行现场教学。戴伟教授学识之渊博,教学之精妙令人赞叹不已,同时也对化学领域的了解,以及如何具备“科学家的素养”有了更深的了解,同时也对北科大新颖的教育学生的方式,浓重的学习氛围所感染,益知前进之方所在,学海无涯之理。

  活动尚未结束,北科大科学营却以独特而高效的方式不断刷新我的认知,开拓我的视野。我对明天活动的迫不及待是对此次活动最好的诠释。相信之后的惊喜还会出现在之后的每一天!

  夏令营转眼过半,在第四天里,我们第一步就听到胡正寰院士那刚劲深厚的声音。在年逾八旬的胡院士的介绍下,我们不难发现到了建国初期科研发展的艰辛以及成果,知晓了自主研发的领跑世界的制钢技术的由来,更体会到了老一辈科学家胸中所流淌的热血。我相信,在胡院上那殷切期望下,我们肯定会成为一批新的科学动力。不过在勇攀科学高峰之时,也别忘记身体锻练,这样才可以像胡院士一样长时间发光,为国效力。

  今天下午的机器人队交流可调足了我们的胃口。果然,不论是开头那夺人眼球的机器人对抗赛还是后来关于机器人的建设介绍,北科大的Reborn机器人队的学长给我们大家带来了一个又一个惊喜。原来,复杂、深奥的理科知识也可以很“酷”,这无疑极大的激发了我们对于科学探索的兴趣,打破我们对工程师的刻板印象。同时,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在这份潇洒背后离不开那一行行熬夜敲出的代码,离不开每个人的团队协作。在这里,科学的魅力固然引人注目,可那克服困难的坚持不懈也同样令人热血沸腾。

  在第一天的云游校园过程中,我了解了北京科技大学这是悠久历史的学校,也对于大学生活和材料研究有了一点初步的了解。

  第二天,我们的主要活动是观看实验,印象最深的是最后关于共振的几个实验,物体的震动频率当与外物相同,发生共振是,震动幅度是最大的,也让我了解了桥在并不大的风中倒塌的原因。另一个印象非常深刻的是最后关于无线充电的原理的讲解,虽然很多知识点我还没有学过,但也拓宽了我对电磁的理解和对电磁运用的认识。

  20号上午,我更了解了化工这一领域,看到了绚丽的实验,而且在戴伟老师的幽默风趣的语音里,我明白我们不能只是听老师讲,更要勇敢提出问题,亲自检验。在20号下午的电磁炮实验中我不仅增强了动手能力,加强了对电磁的理解,而且还深深地了解了人们认识电的过程,人们发现电磁关系的过程,人们研究电磁发射器的过程,加强了我对电的强大力量的敬畏。

  21号的上午,我聆听了胡院士的报告。我了解了胡先生的经历,知道了他不断前行过程,明白了他那颗钢铁救国,为国奉献的心。同时我也了解了零件轧制技术。从胡院士对人生的讲话中,看到了工作和贡献中的追求,看到了团队的重要,看到了身体健康的重要。我深深地为老院士的成果所惊叹,老先生的精神而感动。

  短短几天,我既认识了其它省、区的同学,增长了我的认识,又让我对未来的学科选择有了一些新的想法。在对于北科大和化工大学的了解过程中,我一次次认识到材料,化工对于一个国家发展的主体地位,实业救国不只是上个世纪的口号,也是这个世纪的需要。材料、电磁、化工是工业的基础,更是与我们的生活品质息息相关。无论是从学科的实用价值还是工作前途来看,这些都是令人心动的选项。

13916152339